1979年的动画《阿凡提的故事》像一串挂在葡萄架上的甜葡萄,每一颗都裹着民间的智慧与诙谐——阿凡提骑着那只瘸腿的小毛驴,铃铛“叮铃铃”响着,从喀什的巷子走到戈壁的驿站,把巴依老爷的贪心、国王的愚蠢,都酿成了让百姓捧腹的笑话。
阿凡提的头巾总歪着,山羊胡翘得像把小剪刀,他的毛驴比他还“有脾气”,高兴了就尥蹶子,不高兴了就原地打转转,却总在关键时刻,载着他溜出权贵的包围圈。百姓们见了他就喊“阿凡提,我们的麻烦你来啦”,他从不摆手,只是摸摸胡子笑:“麻烦像巴依的钱袋,装满了就该倒倒喽。”
巴依老爷是个圆滚滚的胖子,算盘珠子打得比心跳还勤。有年冬天,他把全城的柴火都囤起来,要按金子的价钱卖。百姓们冻得搓手,阿凡提却牵着毛驴去了巴依家,说要“买柴火”。巴依眼冒金光,阿凡提却指着柴火堆:“我买‘火’,不买‘柴’,你点一根,我付一根的钱。” 巴依气歪了嘴,却只能看着阿凡提点着一根柴火,让百姓们围过来取暖,最后柴火燃尽,阿凡提一分钱没花,巴依的“金子柴火”成了笑柄。
国王更荒唐,总觉得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。他听说阿凡提能“听懂动物说话”,就把他召进王宫,指着自己的坐骑说:“你要是听不懂它说啥,就砍你的头!” 阿凡提贴在马耳朵边听了听,突然跪下:“陛下,马说它上辈子是您的父亲,这辈子托生成马,是来讨您欠它的钱的——您当年借了它三百个金币,至今没还!” 国王脸都白了,哪敢认账,只能摆摆手:“快把这疯子赶走!” 百姓们在宫墙外听见了,笑得直不起腰,都说“阿凡提的舌头比刀子还厉害”。
动画里的故事,像散落的珍珠,串起了阿凡提的“智斗记”。有次巴依诬陷穷小子偷了他的鸡,阿凡提就让穷小子把“偷来的鸡”抱来,当着众人的面问:“这鸡早上吃的啥?” 穷小子说“玉米”,巴依抢着喊“不对,是小米!” 阿凡提一拍大腿:“这不就明白了?你家鸡吃小米,这鸡肚子里是玉米,分明是它自己跑错了门!” 巴依哑口无言,只能看着穷小子抱着鸡走,自己还得赔给穷小子三个铜板的“惊吓费”。
阿凡提的毛驴也不是吃素的。有回他牵着驴过巴依的果园,巴依非要收“过路钱”,说“驴喘气吹落了我的树叶”。阿凡提二话不说,解开驴缰绳:“那让它给你当‘树叶保镖’吧,啥时候树叶长齐了,啥时候我再来牵。” 结果毛驴在果园里折腾了三天,踩坏了半亩菜地,巴依哭丧着脸求阿凡提把驴牵走,别说过路钱,还倒贴了一篮葡萄。
最动人的,是阿凡提心里的软。有个老婆婆的羊被巴依抢走了,哭得眼睛红肿,阿凡提帮她把羊要回来,还偷偷在她篮子里塞了两个烤馕。老婆婆问他“你图啥呀”,他骑着毛驴走远了,只留下一句话:“图你们笑的时候,眼角的皱纹能浅一点。”
动画的最后,阿凡提又骑着毛驴上路了,铃铛声“叮铃铃”地消失在戈壁的夕阳里。百姓们站在村口望着,说“他肯定又去收拾哪个贪心鬼了”。其实他们都知道,阿凡提的智慧,从来不是为了自己——他像沙漠里的胡杨,看着弱小,却用根须紧紧连着这片土地上的人,用笑声驱散他们的苦,用计谋点亮他们的希望。
《阿凡提的故事》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:聪明不是耍心眼,是用善良做底色;勇敢不是硬碰硬,是用智慧当武器。就像阿凡提的毛驴,看着慢悠悠,却总能踏出最巧的步子——因为它载着的,是百姓心里的光。